昨天
37週+3天
由於QQ前一晚沒退房
所以
昨天下午去看了色戒XD
這部片很長
2小時38分鐘
(真的有點怕看電影的時候忽然陣痛XD)
(在威秀生QQ看電影可以終生免費嗎?…聽說航空公司有這種福利)
不過由於劇情很精采
所以即使憋尿憋的很痛苦也不會覺得它太長了
反而在結束的時候
覺得莫名的失落感
也許
因為題材本身我很喜歡
女特務的故事
也許
因為時代背景我很著迷
1942年.中國
也許
因為電影的原著作者
張愛玲
也許不需要任何也許
這部片子本身就有它的魅力
而媒體炒的沸沸揚揚的情慾戲
其實一點也不突兀
反而會是一個可以反射男主角內心世界的戲碼
整個畫面的唯美
不會有猥褻的感覺
縱使李安確實運用了許多”特殊”的元素
就像網友說的會目瞪口呆…

接下來的部份會有劇情
希望保有原始觀賞樂趣的朋友
去看完再來聊聊吧


 

故事原型的女主角:鄭蘋如女士
真人真事改編
相信喜歡這部電影的朋友應該有看過這個報導
色戒的男女主角
其實是真人真事改編
據聞《色戒》是張愛玲小姐最喜歡的故事
但不是因為她寫出它而喜愛
卻是喜歡它故事原本的人物被轉化成她故事的過程
原文載自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135&eid=v135105

電影中的版本是女特務愛上了漢奸因此心軟沒有下手,現實生活中她並沒有愛上丁默邨,反而是以美人計連續兩次暗殺丁未果。因身分曝光被捕,丁雖不忍殺她,卻仍慘遭丁妻毒手。
備受各界矚目的影片《色,戒》,先在威尼斯影展大放異彩後,也將與台灣的觀眾見面,不少人都知道電影是改編自張愛玲的短篇小說,但調查局證實,劇中湯唯所演的王佳芝,卻有個真人版--鄭蘋如,是調查局前身「中統局」的女特務,電影中的版本是女特務愛上了漢奸因此心軟沒有下手,現實生活中她並沒有愛上丁默?,反而是以美人計連續兩次暗殺丁未果。因身分曝光被捕,丁雖不忍殺她,卻仍慘遭丁妻毒手。
在電影情節中,飾演漢奸首腦丁默邨的梁朝偉,在歷史中也是真有其人;《色,戒》的故事原型為「刺丁案」:
鄭蘋如是浙江蘭溪人,1918年生。父親鄭越原,又名英伯,早年留學日本法政大學,並曾追隨孫中山先生奔走革命,加入了同盟會,可說是國民黨的元老。他在東京時結識了日本名門閨秀木村花子,花子對中國革命頗為同情,兩人結婚後花子隨著丈夫回到中國,改名為鄭華君。他們先後有二子三女,鄭蘋如是第二個女兒,從小聰明過人,善解人意,又跟著母親學了一口流利的日語。
而鄭英伯在回國後,曾任上海復旦大學教授,還擔任過江蘇高院第二分院的首席檢察官。鄭蘋如在明光中學讀書時,丁默邨曾當過這個中學的校長。
因此兩人有師生之誼。抗戰爆發後,鄭蘋如毅然參加抗日救亡運動。上海淪陷後,她以自身的優越條件(良好的社會關係和卓越的日語能力),擔任抗日的地下工作,她加入了中統,這時她只有19歲。她花樣年華,風姿綽約,是上海灘上有名的美女,當時全中國最為重要、最有影響力的畫報--《良友畫報》,在1937年7月的130期就以她為封面女郎,只是因為她身分特殊,只稱「鄭女士」三個字,而未寫全名。
鄭蘋如是位極優秀的情報員,她憑藉母親的關係,週旋于日寇的高級官佐中,她曾和日本首相近衛文磨派到上海的和談代表早水親重攀上關係,繼而又通過早水的介紹,結識了近衛文磨的兒子近衛文隆、近衛忠磨,以及華中派遣軍副總參謀長今井武夫等人。她曾想綁架日本首相的兒子近衛文隆。那近衛文隆見到鄭蘋如後,一下子墮入情網。「若掌握了近衛文隆,不就能迫使日本首相作出停戰讓步了嗎?」她大約出於這樣的考慮。但上級命令她中止這一危險的遊戲,近衛文隆才不知不覺地逃脫了政治肉票的命運。 

 

故事原型的男主角:丁默邨

鄭蘋如探聽到汪精衛「將有異動」的重要情報,通過秘密電臺上報重慶,可惜當時政府起先並未重視,直到汪精衛離開重慶投敵後,方知鄭蘋如早已掌握此一情報,因此政府對她極為倚重。於是,他們把制裁漢奸丁默邨的重要任務交給她。
日偽時期,汪精衛政權在當時上海極司菲爾路(今萬航渡路)76號設立了特工總部,主任丁默邨是原軍統第三處處長,在漢奸李士群撮合下投靠日偽,破壞抗戰。為此,中統上海潛伏組織負責人陳果夫的侄子陳寶驊,決定抓住丁默邨好色的弱點,欲施「美人計」除掉他。
丁默邨本是個色中餓鬼,交到如花似玉的鄭蘋如自然是喜出望外,而鄭蘋如佯裝成涉世未深的少女,不時恃寵撒嬌,與丁默邨時斷時續,若即若離,逗得丁默邨饞涎欲滴,神魂顛倒。中統見時機成熟,佈置下手。第一次行動,由鄭蘋如請丁默邨到她家作客,在鄭家附近安排了狙擊人員,然而丁默邨詭計多端,他的轎車快到鄭家時,他改變主意掉頭離去,計劃遂告失敗。此時中統上海區的負責人換了張瑞京,他重新策畫第二次「刺丁」,他安排鄭蘋如以購買皮大衣為由,想把丁默邨誘殺在西伯利亞皮貨店。豈料就在此時張瑞京被李士群逮捕,張李原有一番交情,當張和盤托出「刺丁」計劃時,正中李士群夫婦的心意,為防事跡泄漏,他們先把張瑞京保護起來,而中統上海區見沒有任何異狀,於是原計劃照常執行。
1939年12月21日丁默邨在滬西一個朋友家吃中飯,他打電話邀鄭蘋如前去參加,鄭便趕到滬西陪丁默邨直到傍晚。丁說要去虹口,鄭說要到南京路去,於是兩人同車而行,當汽車駛至靜安路、戈登路(今江寧路)西伯利亞皮貨店時,鄭蘋如突然提出要去買件皮大衣,並嬲著丁默邨同她一起下車,幫她挑選。丁默邨的職業反應是到一個不是預先約定的地點,停留不超過半小時,照理說是不會有危險的。心想鄭的執意要他同去,不外乎是想乘機敲他一筆竹杠。於是他便隨她下車,但當鄭正在挑選皮衣時,丁默邨突然發現,玻璃櫥窗外有兩個短打衣著、形跡可疑的人,正向他打量。丁一看情形不對,便從大衣袋裏摸出一迭鈔票,向玻璃櫃檯上一摜,說:「你自己挑吧,我先走了。」說完就急轉身向外跑。鄭見丁默邨突然向外奔跑,起初一愣,本想追蹤出去,但走了兩步,又停住了。此時徘徊在店外人行道上的中統特務,沒料到丁默邨會不等東西挑好,就突然衝出店來,因此稍為躊躇了一下,竟讓他衝過馬路。丁的司機見他狂奔而出時,早已發動引擎,開好車門。等到槍聲響時,他已鑽進車內,拉上了車門,子彈打在防彈車門上,他毫髮無傷,揚長而去。而李士群派出的狙擊人員,因只是「協助」成分,因此也沒有怎麼出力,暗殺行動乃告功敗垂成。但對鄭蘋如而言,她不甘心,又心存僥倖,決定深入虎穴,孤身殺敵。於是她繼續與丁默邨虛與委蛇,但暗中身藏一支布朗寧手槍,準備伺機下手,但她哪知丁默邨早已佈下羅網,等她上鉤了。因此在第三天當鄭蘋如驅車到76號要見丁默邨時,就被丁的親信林之江給扣住,她被關進76號的囚室。
李士群的老婆葉吉卿很快就得知消息,她派了畬愛珍、沈耕梅前來審訊,丁默邨自然不好阻攔。鄭蘋如否認她與中統的關係,只承認暗殺丁默邨是因為她不甘被玩弄。丁默邨雖然惱恨鄭蘋如參與對自己的謀殺,但又著實迷戀她的美色,因此他並沒想要置她于死地,只是想關她一陣子,再把她放出來。但丁默邨的老婆趙慧敏卻悄悄找到林之江,並對他面授機宜,於是鄭蘋如被暗中移解到憶定盤路三十七號的「和平救國軍」第四路司令部內,這連丁默邨與李士群都不知道。1940年2月在一個星月無光的晚上,林之江從囚室裏請出鄭蘋如,謊稱丁默邨找她,汽車七拐八彎,來到滬西中山路旁的一片荒地。鄭蘋如連中三槍倒下了,死時年僅23歲。
鄭蘋如之父鄭英伯因不願以出任偽職而保釋女兒,一病不起,于1941年初抱恨而終。鄭蘋如的哥哥鄭海澄在1944年的一次對日空戰中犧牲。一直支援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的鄭華君(木村花子的中國名字)女士于1966年以八十高齡病逝于台灣。丁默邨在此事件後,被排擠出76號特工總部。抗戰勝利後,丁被南京國民政府逮捕,于1947年2月在南京被槍決。
在鄭蘋如被殺後,也有一種說法流傳出來———她對丁默邨動了感情,因而在服裝店裏的關鍵時刻情不自禁,暗示丁默邨有危險,讓他得以逃脫。這種說法,成為了張愛玲《色,戒》小說中主軸。
面對史實與電影被炒得震天輒響,鄭蘋如唯一在世的妹妹鄭靜芝日前則在洛杉磯召開記者會,說明電影劇情與真人實事之間的差異。
現年八十高齡的鄭靜芝說,姊姊在抗日戰爭期間是一位愛國英雌,加入當時的情報機構中統局後,由於刺殺漢奸失敗遭到偽政府威脅要殺害她全家時,毅然挺身而出,殉難時年僅二十三歲。
對於《色,戒》所描繪由湯唯所飾演的女性情報員與梁朝偉之間的異色劇情,鄭靜芝希望社會大眾能了解,那只是表達電影戲劇張力的一種手法,與真人實事之間實屬天壤之別。
鄭靜芝也不諱言她對李安執導的功力相當激賞,但再三呼籲外界絕對不能把鄭蘋如當年忠貞報國的情操與電影的劇情相互混淆。 

看過故事的原生人物
其實很容易理解為什麼張愛玲會喜歡
在時代催生下的愛國英雌
那種堅強、智慧與美麗並俱的風華
然後在最美麗的年紀
花謝一般的驟逝
雖是真實人生
卻比戲劇更加引人入勝

 

接下來來聊聊電影中的橋段
其實我跟YU都覺得
這部戲其實很像湯唯的獨角戲
梁朝偉、陳沖等大牌像是舞台的鋼架
撐起了色戒這部戲的基本票房
讓湯唯這個生面孔有機會加以發揮
這種感覺近似於”臥虎藏龍”
當初章子怡也還沒有什麼名氣
周潤發、楊子瓊撐起一個舞台
讓她能在國際大放異彩
李安挑選腳色的眼光
和設計的手段確有不凡之處
姑且不論我對這兩個女主的喜惡
不得不去佩服他的敢用和女主角本身的優異

電影從最末刺殺行動的開端開始
然後倒敘到四年前故事發生的緣由
這個刺殺計畫竟是一群愛國學生的計畫
在看他們開始佈置刺殺易先生的行動時
讓人覺得又好笑又佩服
想法太天真
行為很幼稚
但是那份動機卻讓人不能去輕賤
裡面有一幕
易先生送王佳芝到他們部署的豪宅時
裡面的人緊張的一圖團混亂
「誰真正殺過ㄧ個人?」
殺人這件事
遠比演戲跟想像困難
就拿平常
一個人要殺頭顱大小接近或大過人類的生物
像狗、猴、豬、牛、羊
不是專業的屠夫
要做的來還真不容易
更何況是去弄死一個活生生的人?
後面他們殺小漢奸那段
有點詼諧也很諷刺
那個大家鼓起勇氣要殺一個人
恨不得第一刀就捅死了他
卻完全沒有遇到到人有這麼”潤命”的
怎麼殺也殺不死
好不容易弄死了
大家也都崩潰了

還有王佳芝的犧牲
我想
這整個行動
她是最倒楣的一個傢伙了
回程的途中
跟YU在討論她的愛國情操哪裡來的?
這個女孩子
出場給人的感覺很淡幽
並不像鄺裕民的腳色
典型的熱血青年
應該說
這群年輕人裡
最沒有刻意表現愛國熱誠的是王佳芝
但犧牲的最徹底的也是她
我倒有一種感覺
她像是在找一個出口
故事的開端
她是一個喪母然後被父親遺留在中國的女孩
「我母親死的時候,他說過要帶我去英國」
「後來,他只帶了弟弟走」
然後接到父親在英國再婚的消息
去英國,似乎變成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無依無靠,無親無故
那種好像做什麼也無所謂的情況
我覺得加入鄺裕民的行動
是她讓自己覺得有價值的一個出口
即使加入的最初沒想到會要付出這麼大的代價

易先生真的上勾了
王佳芝的美麗對易先生真的造成了影響
「再打電話來,就是認真的了」
他們安排王佳芝扮演”麥太太”的腳色
既然是個”太太”
就不會是個未經人事的女孩
另外
未經人事怎麼去應付一個愛好此道的老死鬼?
這件事
王佳芝不在的時候
剩下人已經討論過
也有了答案
幫王佳芝決定她寶貴的初夜應該由誰來開苞
其實我覺得
假設我是女主角
我會有種被設計出賣的感覺
軋了”麥太太”這個腳色
就註定了之後的犧牲
而那對象竟也不是自己能夠決定
也不是自己互有情愫的人
真糟
更糟的是
身心俱疲的”練習”後
竟接到易先生一家忽然搬回上海的消息…

三年後的某次見面
鄺裕民情不自禁吻王佳之時
她說
「三年前,你可以的,為什麼不」
我覺得這是她對他最深的埋怨了
也許
三年前是鄺裕民的話
王佳芝之後便不會愛上易先生
也就不會在緊急時刻說了
「快走」
放生了這尾大魚
也害死了自己跟所有的夥伴

壓抑過度的易先生
梁朝偉的大漢奸腳色我覺得很精采
那種有些接近變態的人格特質
是時代跟環境壓迫出來的
電影中
易先生說老毛子跟金毛子眼中流露了一件事
「恐懼」
其實他也有深沉的恐懼吧
因為一直處於戒慎的狀態
什麼都要懷疑
什麼都不能相信
在他和王佳芝的對白中
幾乎不管何時都帶著試探
這樣的人活著真累
長期的壓抑下
這種情緒反應在兩人的第一場床戲特別明顯
為什麼這場床戲這麼激烈
說變態也許不過分
畢竟還有皮帶抽打跟接近性暴力的橋段
我覺得
易先生在第一次碰王佳芝之前
也壓抑了很長的時間
因為他習慣的不信任
也因為他的習慣讓她不知如何去信任
但內心的渴望是很難抑制的
於是
兩個人都只有除去下半身的衣物
王佳芝的衣物甚至是被撕裂的
這樣的交合好像是迫不及待
也是可以匆促的抽身的吧
第一次嘗試她
他還不能信任的完全放開自己

我喜歡最後一幕
易先生准了槍斃公文後回到家
回到王佳芝住過的房間
坐在床上的那個表情
和他太太的對話
也不枉王佳芝放生他了吧

結局
在三輪車上
王佳芝從衣領中摸出那個毒葯丸
其實她可以選擇自我了斷
安安靜靜、乾乾淨淨的
但她卻選擇了自投羅網
為什麼?
其實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
因為對同伴的歉意
所以要用”共死”來贖罪?
跪在鄺裕民身邊等待槍決的她
內心會比較平靜嗎?
我不是那麼明白
但延續著那個對易先生有情愫的設定
我倒覺得
去自投羅網
是還了跟易先生之間糾葛的情債

悉哩呼嚕扯了這麼多
只是分享我的感覺罷了
希望大家都去戲院看看
支持一下本土導演的作品吧
至於為什麼都沒提到王力宏?
對不起
因為我對他的腳色沒有什麼感覺XD
而且
也許因為其他的”咖”太搶眼
他真的整個暗掉了
另外
我本來就喜歡老男人
年輕的要引起我注意很難XD
除非是我家老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ynthiacat03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