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寶寶的體溫比較高
常常會覺得她怎麼熱熱的
排除生病的因素
有一種可能就是"夏季熱"
給大家參考



原文:壹蘋果
http://1-apple.com.tw/index.cfm?Fuseaction=Article&Sec_ID=4&ShowDate=20080630&IssueID=20080630&art_id=30701136&NewsType=3&SubSec=72

今年夏天氣候炎熱,敏盛綜合醫院婦幼系總監周怡宏表示,3歲前幼兒體溫調節中樞未健全,體溫易隨環境升高,出現反覆發燒、口渴等類似輕微中暑情況,稱夏季熱。和輕微中暑相比,夏季熱不會有四肢無力、暈眩、抽搐狀況,只要讓寶寶處在涼爽環境,吹冷氣、多擦汗、補充水分,就能改善。報導╱余孟芬 攝影╱高凱新

先了解:

體溫調節中樞失常

夏季嬰幼兒常出現長期發熱症狀,多見於3歲前嬰幼兒。由於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失常,加上寶寶排汗量大,汗水在身上堆積,導致散熱較慢,難適應夏季酷熱環境,造成發燒,就稱夏季熱。一般清晨時幼兒體溫開始上升,持續到中午,直到傍晚體溫才會下降,到了凌晨體溫又反覆上升。夏季熱很少超過39℃,4歲後體溫調節較佳,情況就會改善。除了反覆發燒,還會出現胃口差、口渴、尿多、睡覺易驚醒、無故哭鬧、煩躁不安等症狀。

西醫說
待在冷氣房 勤擦汗

舒緩夏季熱最簡單的方法是吹冷氣時將室溫控制在24℃,但家長要注意保溫,有時反而因為降溫、排汗過多、水分補充不夠而出現反彈性高溫。另外,寶寶流汗量大,家長要多幫寶寶擦去身上的汗水,減少汗水累積所造成的煩悶、皮膚不適感。

沖涼降體表溫度

若太熱而情緒不穩時,可透過沖涼來降低體表的溫度,但不需用清潔乳,也不要過度搓揉皮膚,以免肌膚缺乏油脂反而太乾燥。平常應盡量給寶寶穿著柔軟、寬大的衣服,不要穿得太多或過緊,以免妨礙寶寶散熱。另外,居住環境應涼爽、通風,在傍晚或清晨,可多進行戶外活動,提高適應外在溫度的能力,正中午時就要避免在陽光下曝曬。

不可任意用退燒藥

改善夏季熱無法藉助任何藥物,退燒藥只是備用,體溫超過38℃才給予。發炎引起的發燒易出現手腳冰冷,因身體會出現手腳血管收縮反應去提高體溫,不過患夏季熱的寶寶手腳不會冰冷,可以藉此判斷,發炎引起的發燒反應,用退燒藥才有效。應讓小兒科醫師診斷,看是否有發炎反應,勿任意給予退燒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ynthiacat03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