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新增文章停頓了
一方面是因為整天跟Q玩下來晚上有點累
一方面是因為書隠又犯了...隨著他睡眠習慣越來越好,入夜之後我又有了閱讀的時間...開始閱讀就非看到眼睛累花為止
一方面是一個爛理由...最近的新浪廣告留言很多(特愛留在友人A吃豆花那篇~怪哉)多到讓我覺得很討厭...索性不寫文...瀏覽人次降低...就別來留了吧!
但這本書怎麼說也要上來分享一下
汪培珽的新書 還好,我們生了兩個孩子
不管你要不要生第二胎
這本書中對教養孩子的見解都是值得你參考的
先前汪小姐的大作
是乃阿姨送的生產禮物
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都是我非常喜歡的孩子教養書籍
不時的會拿出來翻閱
這次在拜讀她的新作
也深深的認同她很多見解
也佩服她能把兩個孩子教的這麼好
所以也要跟大家分享︿︿
當然
如果因此幫忙推動增產報國運動我也會覺得很開心
然後
老公~再來弄出一條人命吧!



《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作者汪培珽2008年最新作品
一本陪您共商生育大計、討論手足相親的幸福教養書

「生?不生?我的人生,到底希望有幾個孩子呢?」
這是組成家庭時最初、也最重要的一件事。
其他事情都可以稍等,生養孩子、陪伴孩子,卻要即時。
希望父母們都不要錯過這份人生最美好的工作,
用心去體驗——養育新生命最單純的滿足和快樂。

到學校當愛心媽媽完畢,正好趕上搭女兒的校車一起回家。上車前,媽媽趁便在販賣機買了罐可樂。
其實,媽媽很少喝這種含糖飲料,只有偶而興起為之,姊姊也不喜歡,但這卻是兒子的最愛。
校車開了,媽媽根本喝不完可樂,但在車子上,只能丟也沒地方、喝也不是地尷尬拿著。
校車在山路間蜿蜒,不時在轉彎處丟下個孩子,好似郵差投包裹,將媽媽最心愛的禮物送到家。
我們是最後幾站下車,不經意又拿起可樂喝了一口的媽媽,卻被姊姊看似就要出手阻止的緊張語調嚇到:
「不要——再喝了。」她不是不喜歡可樂嗎?
「快到家了,留給弟弟啦!」
手足之情,足以感動父母的人生……


如果,您是那種——好愛孩子,好喜歡孩子,也願意養孩子的父母,
但是,卻只生了一個孩子就不生了。為什麼?
怕經濟能力養不起?怕社會環境不理想?還是怕生活品質會降低?
如果,您已經有了兩個孩子,或是決定再接再厲生第二個、第三個……
媽媽們,可要好好照顧自己啊!現在的孩子,難養矣,
如何讓手足相親、不相爭?絕對是您要好好研究的課題。

在本書中,汪培珽以時而溫馨感性、時而幽默輕快的筆調,
分享生養一對兒女的甘苦體驗,和轉換跑道成為全職媽媽的心路歷程,
陪伴現代父母一起思考、釐清「生兒育女」的人生大計,
並提供一連串「如何讓兄弟不鬩牆?」的手足教養叮嚀,
鼓勵父母「行有餘力,多生孩子、多回家照顧孩子」,
因為手足的相親相依,是孩子學習分享、尊重、關懷與愛的重要力量,
而養兒育女的喜悅與滿足,更是每個父母生命中無可取代的禮物。

寫給父母的幸福教養密語

父母的憂慮,很多是不必要的、或是想像而來的,多數只是自己嚇自己。
孩子能有媽媽的陪伴,是最幸福的事。誰最幸福?孩子嗎?不!是媽媽最幸福。
三餐原本就要煮,故事書原本就要唸,別上什麼才藝班,全部都念公立學校。多個孩子,不過——多雙筷子。
當我們習慣用物質來餵養孩子,孩子可能不吵不鬧地活著;等我們覺得準備充分了,要來好好愛孩子——他們已經不要了。
生一個孩子,看似輕鬆;事實上,父母沒能給孩子一個伴的不輕鬆感,卻是無所不在的。
手足的爭吵,父母不必「未雨綢繆」地憂心忡忡,父母的處理態度,其實才是事情的關鍵點。
「媽媽生個弟弟,以後就有人陪你玩了。」懷老二時,這種空頭支票別亂開。
父母的不明事理、沒有耐心,隨意妥協於「會吵的孩子有糖吃」,才叫真正的不公平。
對於孩子,許多時候,我們只能看著、聽著。父母的干預,不只於事無補,還可能愈幫愈忙。
「大的要讓小的」、「小的要聽大的」,這些話其實都沒錯,但前提是,這樣的想法必須發自孩子的內心,而不是父母想快速解決手足紛爭的萬靈丹,而強迫孩子接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ynthiacat03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