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
我的阿嬤是ㄧ個愛笑的老婦人
沒有唸過書
只會說台語的她
總是呵呵的豪爽大笑
有著鄉下女子那種豪邁的感覺
圓嘟嘟的她
被媽媽她們戲稱為笑彌勒
真的就像彌勒佛那樣可愛
但漸漸的
笑彌勒失去了笑容
這次回娘家省親
也專程去三峽看了阿嬤
笑彌勒不但失去了笑容
連帶的蒼老了很多
讓我看了
心裡泛起重重的酸疼


小時候
我每個禮拜都會跟媽媽回娘家
坐著公路局”台北-三峽”的舊車
叩叩叩
叩回三峽老家
記憶中的外婆家
無論何時回到那裡
永遠有新鮮的熱騰騰的豬油拌飯等我
閉上眼
我都還看的見
小小的我
坐在古老的長椅寮上
托著大圓桌
吃我最愛的豬油拌飯
那油亮亮的米粒被醬油染的金黃
香盈滿室
ㄚ嬤是忙碌的
但我記得她背著我做事
卻一邊問著
“夠不夠哇,還要不要再添一碗?”

ㄚ嬤是個童養媳
九歲就被賣到阿公家
聽說
ㄚ祖(外曾祖母)是個很嚴格的人
聽說做錯事除了吃棍子
還有被”捏眼皮”這種奇怪的處罰
所以養成外婆嚴謹的個性
當阿公做”糕仔”在三峽開始闖出名氣
她年輕時被磨練出強悍的耐力
讓她在”當家主母”這個角色展現出相當優秀的能力
媽媽說小時後
她從沒赤過腳,也沒有穿過草鞋
以她那個年紀
從小就有鞋穿
是很富裕的家庭才供的來的
在那時
說到三峽”糕仔居”(阿公的外號)
沒有人不知道
而客人上門買糕
都是ㄧ盤一盤的包
也是搶早的
只開門就賣掉大半
沒蒸的也往往早被訂走
那是ㄧ段
外公家最風光的日子
(原來我媽曾是千金小姐阿…真的很不像)
除了阿公的手藝
就是阿嬤持家的能力
才撐的起ㄧ家子的優渥生活

麵包這種食物的引進
是傳統糕餅業的ㄧ個重大打擊
ㄚ公的生意ㄧ下少了好幾成
但阿嬤勤儉持家也都還可以把三男六女九個孩子養大
家裡真正的打擊
是阿公中風這件事
ㄚ公倒下了
沒有舅舅學成他的技藝
家道就這麼衰落下來
ㄚ公二度中風
ㄧ病七年
到他離世
家裡的財產也散盡大半
ㄚ嬤憑著做會頭
也風風光光幫三個兒子娶了媳婦
沒有被家道中落跟喪夫兩件事打倒
但民國七十八年
三舅為了三舅媽跟外婆斷交
最疼的小兒子將她趕出祖厝
雖然有我家跟未結婚的小姨接她輪流住
但仍深深的傷害到她
這是我第一次覺得
原來婆媳問題
是這麼嚴重的ㄧ件事
原來人要變可以這麼徹底
我還是三舅三舅媽的花童
我記憶中那個笑的親切的三舅媽
到那兒去了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ynthiacat03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